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姓名测试张亦姝 所谓孩子,不过是暂住在父母家的“房客”

发布时间:2024-11-24 10:11:43

所谓孩子,不过是暂住在父母家的“房客”

作者 | 冰千里

来源 | 冰千里

ID:bingqianli520

01

这段时间,热搜有个名字居高不下,就是被称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

两年前《中国诗词大会》那场飞花令我看过,印象深刻。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当武亦姝从容吟出的时候,评委无不叫绝,最终她横扫百人团,一举夺冠。

今年,武亦姝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再次将她推向了流量顶端。

不可否认,这个全民看成绩的年代,武亦姝的成功令太多人羡慕。

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但我想说,武亦姝只有一个,如同你家孩子一样,独一无二,不需要刻意模仿,也无需探究其家庭背景,需要的是依据自身家庭情况的量体裁衣。

对于家庭中父母的作用,我非常认同温尼科特的一个词汇——“房客”

温尼科特说:

一对父母并不是像艺术家创造一幅油画或者陶艺家制出一件陶器那样制造了一个婴儿。

父母们只是启动了一个发展过程,让这个婴儿出现了,让这个人出现了。

启动的结果就是:“首先是在母亲的身体里面住上了一个房客,之后这位客人会住到家庭里面一段时间”。

这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孩子只是一位“客人”,而更像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鲁迅先生曾说过:

中国人的孩子是工具,是用来给父母脸上增光的工具,是用来光宗耀祖的工具。

当然,这话说的有点极端。

但据我所知,如今依然不少父母无意识地使用孩子,这种使用被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

在我看来,把孩子当作“房客”才是健康的界限,即便听起来有点怅然若失的小伤感。

事实的确如此,这个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他是超级贵宾,注定要生活在你们家,不是任何其它家庭。

此生而言,注定和你们有着最深的渊源。

不论结局如何,都应珍惜这段在一起的旅程。

02

要认识孩子作为房客,是有着他自己的生命旅程的。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之一,就是要完成属于他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的事要做,最大的不尊重就是人为干扰这种使命感。

就像你去住宾馆,工作人员不会随便问你要去干嘛、接下来打算是什么、计划如何出行,因为他们懂得那是干扰,而不是真的关心。

那么,如何才称得上是真的关心“客人”呢?

第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换句话说,父母此生只为孩子提供一件事就足够了——自己人格的成熟和健康

记者在探访武亦姝家庭时,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爸爸每天下午很早就把手机关掉,继而专心陪伴女儿,或者读书、做自己的事情。

对孩子而言,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给孩子讲一百个道理,但你本身是人格不成熟的,会做一些和对孩子要求相违背的事情,那么,所谓的榜样就是反向的。

孩子遇到的任何问题、任何焦虑,永远都不是你替他做什么、你给他什么建议、你给他讲什么道理。

而是你稳定地存在、情绪成熟地承载,你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你比他还要慌。

孩子成绩不好你先沮丧了,孩子哭闹你先崩溃了,然后各种安慰和指责,其实只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而已。

很难想象对待工作投机取巧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成为对学习有担当、敢于担责任的人。

若你是宾馆老板,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和员工的素质,不是把在家里情绪发泄在客人身上。

第二,营造一个抱持的环境。

对于旅馆而言,这个抱持的环境就是干净卫生、饭菜可口、灯光柔和、床铺舒适、窗明几净、热水充足、交通便利等等。

抱持的环境有一个重要特点:让客人舒适地做自己。

试想你住在一个宾馆,动不动被隔壁吵架惊醒、需要洗澡时没热水,需要吃饭没人伺候、想要休息常被服务员打扰……

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无法心安的,你的情绪随时会被扰动。接下来你就要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开始你会抗议、投诉,没有改变你会愤怒和委屈,时间久了就会失眠、生病,如果还是不能改变,便开始悲伤、绝望。

你会一再降低标准,随时准备应对恶劣的环境,不但无法专心工作和休息,还要发展出一种特殊功能应对外部环境。

如此以来核心自我消失了,虚假功能性的自我出现了。

当然也就谈不上做自己,更没办法继续下一段旅程。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家庭病了,孩子总会第一个站出来》,说的就是因为环境的失败,导致孩子不得不站出来替家庭发出声音。

而很多家庭中,这样的“恶劣环境”十分普遍。

比如父母感情不和、工作不顺、人际交往一团糟、没能力保障基本需要、不能处理情绪等等,都属于恶劣的环境。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恶劣环境中还要孩子光宗耀祖、考试进前十、考取重点大学……

毫不客气地说,这是反人性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只是服务者,客人才是被服务者。

好的旅馆一定优先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毕竟归属于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

高级别做法是为客人量身定制需要,不是看到别人怎样的需要,也认为你家客人也需要。

不是培养出王亦姝、刘亦姝、张亦姝,因为她不是你家的客人,是属于武家的客人。

你家的客人你了解吗?理解过她吗?知道为什么快乐又为何伤心吗?

若不去试图理解自己的客人,只是看到了别家客人光鲜亮丽又有钱,则毫无意义。

服务业行规只有一条:客人有需要时满足他,在不了解需要时别打扰他。

这点要求其实是蛮高的。

因为要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人、一个贵宾来看,而不是某种附属品。

最关键的要自知,懂得区分你和孩子的需要,比如当下羡慕武亦姝们大多是家长的需要,没几个孩子真的认同。

03

那么,什么标准才说明把孩子当做了贵客?

你的人格、提供的环境、给的服务是合格的、恰当的呢?

答案也只有一个:孩子离开时,只对舒适的体验铭记于心,对父母的各种“好”几乎都忘了。

这是很有意义的标准,就像你离开宾馆,有的只是舒适、神清气爽、能量满满,却不记得宾馆老板叫什么、长什么样。

记住,真正高品质的养育过程,极少留下痕迹。

一个健康的人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能呼吸、氧气意味着什么,只有缺氧的人才会知道。

就像给婴儿洗澡,婴儿只是安心享受那个时刻,只有水温太高或太低他才哭闹。

也像住宾馆,只是安静休养身心,只有停水停电才想起遇到了麻烦。

所以人格健康情绪成熟的人,很少回忆起早年父母和自己互动的细节,父母多么地好,有过创伤的人回忆才深刻。

比如下面这三种“好”,一定会被深深记得。

愧疚感导致的“好”。

父母散发出来的味道是“所有的好都是为了你”,甚至牺牲自己来适应你,为了你舍不得吃好穿好、降低了生活标准和兴趣爱好、维系着糟糕的婚姻……

这样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一定记得父母很多好,原因不是真的感觉好,而是要报答某种恩情。

不优秀、不努力、不进清华北大就是不孝顺,就没法报答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他们被愧疚感牵引,被迫加倍回报来缓解愧疚。

糟糕底色对比出来的“好”。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能把一个拥抱、一个鼓励记忆犹新的人,底色往往是灰色的。

比如:

处在被挑剔苛刻的环境中,

对一次安慰就印象深刻。

处在暴力虐待的环境中,

对一个笑容就终生难忘。

处在冷漠隔离的环境中,

对一个拥抱就感恩戴德。

我曾有位来访只要犯错就会被妈妈责罚,爸爸在一旁不敢做声。

有件事她记得特清楚:有一天不小心打碎了装满菜的盘子,妈妈罚她不许吃饭,只能看着他们吃。

正饿得难受,爸爸趁妈妈没注意,塞到她嘴里半个包子。

那一幕虽然只有一次,至今也已经三十多年,但是包子是什么馅儿的,以及那个味道,历历在目,就在此刻。

这种好的记忆来自缺失,记住的并不是好的体验,而是被凸显出来映衬那些糟糕的体验。

补偿导致的“好”。

早年妈妈稳定存在也能照料和接纳,但不知为何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回来时,之前的好就会被牢牢记得。

这是一种补偿,补偿的是对失去的恐惧。

“就算你再次抛弃我也不怕,因为我已经记得了你所有的味道”。

这很像一个人一直在身边你没有感觉,但有一天他离开了,你突然觉得整个生活都变了,各种不习惯、不适应,才发现原来这个人对你是如此重要,之前各种美好蜂拥而至,居然没有好好珍惜。

这种记忆源自丧失,比如亲人离世或父母离异,之前好的感受才会浮出水面,当事人牢牢记得。

04

以上这三种都属于创伤体验的记忆,正常的、恰当的照料,孩子很少记得那么多“好”。

那些“好”只是被内化了,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更有力量应对自己的人生了。

这才是高品质的养育,剔除了父母潜意识想要回报的欲望。

还是用客人来举例,客人享有的只是温暖和力量,并不会觉得宾馆老板多么辛苦、恐惧老板离开自己、下次回来找不到这家宾馆,甚至客人都不会觉得是宾馆带来了自己“好的体验”。

而是内心有个坚定的声音:下次出差还要来这家宾馆!

既然是宾馆,孩子是我们的客人,就总有分离发生,这样的分离往往体现在青春期期间。

此时,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的独立。

最常见的是过度照顾客人,原因是早年照顾得不够好,以此缓解内疚感,但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现在的阶段是分离,而并非被抱在怀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改善环境和伙食、提高卫生条件和设施、增强自身服务水平和修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下次客人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休息和调养时,自然会回到我们的宾馆。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归根结底,只有真正认可孩子只不过是你们家的一位“房客”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平静下来,才不会成为亿万焦虑妈妈中的一员。

- The End -

所谓孩子,不过是暂住在父母家的“房客”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

◆ ◆ ◆

文 /冰千里 图 / 网络

来源:冰千里ID:bingqianli520

01.

这段时间,热搜有个名字居高不下,就是被称为“国民才女”的武亦姝。

两年前《中国诗词大会》那场飞花令我看过,印象深刻。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当武亦姝从容吟出的时候,评委无不叫绝,最终她横扫百人团,一举夺冠。

今年,武亦姝又以613分的高考成绩被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录取,再次将她推向了流量顶端。

不可否认,这个全民看成绩的年代,武亦姝的成功令太多人羡慕。

家庭教育和原生家庭也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但我想说,武亦姝只有一个,如同你家孩子一样,独一无二,不需要刻意模仿,也无需探究其家庭背景,需要的是依据自身家庭情况的量体裁衣。

对于家庭中父母的作用,我非常认同温尼科特的一个词汇——“房客”

温尼科特说:

一对父母并不是像艺术家创造一幅油画或者陶艺家制出一件陶器那样制造了一个婴儿。

父母们只是启动了一个发展过程,让这个婴儿出现了,让这个人出现了。

启动的结果就是:“首先是在母亲的身体里面住上了一个房客,之后这位客人会住到家庭里面一段时间”。

这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认知,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中,无论如何都不能相信孩子只是一位“客人”,而更像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鲁迅先生曾说过:

中国人的孩子是工具,是用来给父母脸上增光的工具,是用来光宗耀祖的工具。

当然,这话说的有点极端。

但据我所知,如今依然不少父母无意识地使用孩子,这种使用被披上了美丽的外衣,不仔细辨认很难发现。

在我看来,把孩子当作“房客”才是健康的界限,即便听起来有点怅然若失的小伤感。

事实的确如此,这个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他是超级贵宾,注定要生活在你们家,不是任何其它家庭。

此生而言,注定和你们有着最深的渊源。

不论结局如何,都应珍惜这段在一起的旅程。

02.

要认识孩子作为房客,是有着他自己的生命旅程的。

每个人活着的意义之一,就是要完成属于他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路要走、自己的事要做,最大的不尊重就是人为干扰这种使命感。

就像你去住宾馆,工作人员不会随便问你要去干嘛、接下来打算是什么、计划如何出行,因为他们懂得那是干扰,而不是真的关心。

那么,如何才称得上是真的关心“客人”呢?

第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换句话说,父母此生只为孩子提供一件事就足够了——自己人格的成熟和健康

记者在探访武亦姝家庭时,也发现了这样的事实:爸爸每天下午很早就把手机关掉,继而专心陪伴女儿,或者读书、做自己的事情。

对孩子而言,身教永远大于言传。

给孩子讲一百个道理,但你本身是人格不成熟的,会做一些和对孩子要求相违背的事情,那么,所谓的榜样就是反向的。

孩子遇到的任何问题、任何焦虑,永远都不是你替他做什么、你给他什么建议、你给他讲什么道理。

而是你稳定地存在、情绪成熟地承载,你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不是你比他还要慌。

孩子成绩不好你先沮丧了,孩子哭闹你先崩溃了,然后各种安慰和指责,其实只是在缓解自己的焦虑而已。

很难想象对待工作投机取巧的父母,能够让孩子成为对学习有担当、敢于担责任的人。

若你是宾馆老板,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和员工的素质,不是把在家里情绪发泄在客人身上。

第二,营造一个抱持的环境。

对于旅馆而言,这个抱持的环境就是干净卫生、饭菜可口、灯光柔和、床铺舒适、窗明几净、热水充足、交通便利等等。

抱持的环境有一个重要特点:让客人舒适地做自己。

试想你住在一个宾馆,动不动被隔壁吵架惊醒、需要洗澡时没热水,需要吃饭没人伺候、想要休息常被服务员打扰……

在这样的环境下是无法心安的,你的情绪随时会被扰动。接下来你就要调整自己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

开始你会抗议、投诉,没有改变你会愤怒和委屈,时间久了就会失眠、生病,如果还是不能改变,便开始悲伤、绝望。

你会一再降低标准,随时准备应对恶劣的环境,不但无法专心工作和休息,还要发展出一种特殊功能应对外部环境。

如此以来核心自我消失了,虚假功能性的自我出现了。

当然也就谈不上做自己,更没办法继续下一段旅程。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家庭病了,孩子总会第一个站出来》,说的就是因为环境的失败,导致孩子不得不站出来替家庭发出声音。

而很多家庭中,这样的“恶劣环境”十分普遍。

比如父母感情不和、工作不顺、人际交往一团糟、没能力保障基本需要、不能处理情绪等等,都属于恶劣的环境。

更让人不解的是,在恶劣环境中还要孩子光宗耀祖、考试进前十、考取重点大学……

毫不客气地说,这是反人性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只是服务者,客人才是被服务者。

好的旅馆一定优先满足客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毕竟归属于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

高级别做法是为客人量身定制需要,不是看到别人怎样的需要,也认为你家客人也需要。

不是培养出王亦姝、刘亦姝、张亦姝,因为她不是你家的客人,是属于武家的客人。

你家的客人你了解吗?理解过她吗?知道为什么快乐又为何伤心吗?

若不去试图理解自己的客人,只是看到了别家客人光鲜亮丽又有钱,则毫无意义。

服务业行规只有一条:客人有需要时满足他,在不了解需要时别打扰他。

这点要求其实是蛮高的。

因为要把孩子真正当做一个人、一个贵宾来看,而不是某种附属品。

最关键的要自知,懂得区分你和孩子的需要,比如当下羡慕武亦姝们大多是家长的需要,没几个孩子真的认同。

03.

那么,什么标准才说明把孩子当做了贵客?

你的人格、提供的环境、给的服务是合格的、恰当的呢?

答案也只有一个:孩子离开时,只对舒适的体验铭记于心,对父母的各种“好”几乎都忘了。

这是很有意义的标准,就像你离开宾馆,有的只是舒适、神清气爽、能量满满,却不记得宾馆老板叫什么、长什么样。

记住,真正高品质的养育过程,极少留下痕迹。

一个健康的人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能呼吸、氧气意味着什么,只有缺氧的人才会知道。

就像给婴儿洗澡,婴儿只是安心享受那个时刻,只有水温太高或太低他才哭闹。

也像住宾馆,只是安静休养身心,只有停水停电才想起遇到了麻烦。

所以人格健康情绪成熟的人,很少回忆起早年父母和自己互动的细节,父母多么地好,有过创伤的人回忆才深刻。

比如下面这三种“好”,一定会被深深记得。

愧疚感导致的“好”。

父母散发出来的味道是“所有的好都是为了你”,甚至牺牲自己来适应你,为了你舍不得吃好穿好、降低了生活标准和兴趣爱好、维系着糟糕的婚姻……

这样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一定记得父母很多好,原因不是真的感觉好,而是要报答某种恩情。

不优秀、不努力、不进清华北大就是不孝顺,就没法报答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他们被愧疚感牵引,被迫加倍回报来缓解愧疚。

糟糕底色对比出来的“好”。

在我的咨询经验中,能把一个拥抱、一个鼓励记忆犹新的人,底色往往是灰色的。

比如:

处在被挑剔苛刻的环境中,

对一次安慰就印象深刻。

处在暴力虐待的环境中,

对一个笑容就终生难忘。

处在冷漠隔离的环境中,

对一个拥抱就感恩戴德。

我曾有位来访只要犯错就会被妈妈责罚,爸爸在一旁不敢做声。

有件事她记得特清楚:有一天不小心打碎了装满菜的盘子,妈妈罚她不许吃饭,只能看着他们吃。

正饿得难受,爸爸趁妈妈没注意,塞到她嘴里半个包子。

那一幕虽然只有一次,至今也已经三十多年,但是包子是什么馅儿的,以及那个味道,历历在目,就在此刻。

这种好的记忆来自缺失,记住的并不是好的体验,而是被凸显出来映衬那些糟糕的体验。

补偿导致的“好”。

早年妈妈稳定存在也能照料和接纳,但不知为何消失了一段时间,再次回来时,之前的好就会被牢牢记得。

这是一种补偿,补偿的是对失去的恐惧。

“就算你再次抛弃我也不怕,因为我已经记得了你所有的味道”。

这很像一个人一直在身边你没有感觉,但有一天他离开了,你突然觉得整个生活都变了,各种不习惯、不适应,才发现原来这个人对你是如此重要,之前各种美好蜂拥而至,居然没有好好珍惜。

这种记忆源自丧失,比如亲人离世或父母离异,之前好的感受才会浮出水面,当事人牢牢记得。

04.

以上这三种都属于创伤体验的记忆,正常的、恰当的照料,孩子很少记得那么多“好”。

那些“好”只是被内化了,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更有力量应对自己的人生了。

这才是高品质的养育,剔除了父母潜意识想要回报的欲望。

还是用客人来举例,客人享有的只是温暖和力量,并不会觉得宾馆老板多么辛苦、恐惧老板离开自己、下次回来找不到这家宾馆,甚至客人都不会觉得是宾馆带来了自己“好的体验”。

而是内心有个坚定的声音:下次出差还要来这家宾馆!

既然是宾馆,孩子是我们的客人,就总有分离发生,这样的分离往往体现在青春期期间。

此时,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意志左右孩子的独立。

最常见的是过度照顾客人,原因是早年照顾得不够好,以此缓解内疚感,但对孩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现在的阶段是分离,而并非被抱在怀里。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继续改善环境和伙食、提高卫生条件和设施、增强自身服务水平和修养,做我们自己的事情。

下次客人遇到挫折和困难、需要休息和调养时,自然会回到我们的宾馆。

尊重孩子自己的旅程,让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我们心中的他们。

归根结底,只有真正认可孩子只不过是你们家的一位“房客”时,你才会发自内心平静下来,才不会成为亿万焦虑妈妈中的一员。

* 作者:冰千里,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个人成长,接受网络咨询,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相关问答

普洱茶如何以价格论档次?

不是培养出王亦姝、刘亦姝、张亦姝,因为她不是你家的客人,是属于武家的客人。你家的客人你了解吗?理解过她吗?知道为什么快乐又为何伤心吗?若不去试图理解自...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