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悤姓名测试 西周「宗周钟铭文」
西周「宗周钟铭文」
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外形上最大的特征,是钟身两面共装饰36枚高突的长形乳丁纹,极尽华丽醒目。此钟音质浑厚宏亮,有宗庙庄严气概。
西周宗周钟,清宫旧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宗周钟的铭文自钟身正中起读,接着左下角,再转至背面右下角,全篇约123字,是商、周单件钟铭最长者。铭中因为有一个人名,可与周厉王的名字“胡”音相通,故得定为周厉王之器;铭文大意为:厉王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
西周【宗周钟铭文】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
是三行先生金文书法作品:西周【宗周钟铭文】
王肇遹省文武勤彊土南國及子敢臽虐我土王敦伐其至“菐戈”厥都及子廼遣閑來逆昭王南夷東夷具見廿又六邦唯皇上帝百神保餘子朕猶有成無競我唯司配皇天王對作宗周寶鐘倉倉悤悤“央隹”“央隹”雝雝用昭格丕顯祖考王先王其嚴在上 o o (此二字失查)“豊攵”“豊攵”降餘多福福余子孫參壽唯琍
其萬年“田允”保四國。
*** 宗周钟铭文:记述周厉王(一说为周昭王所作)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战胜南方服子后,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提供了宗周和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史料。宗周钟造型精致,纹饰美观。
【宗周钟】
宗周钟,又名“㝬钟”或“胡钟”,乃西周厉王存世最重要之天子作器,高65.6厘米,重34.9公斤,计有铭文123字,记载厉王征服南方诸小国的故事,是商、周两朝甬钟单件铭文之最,现藏于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宗周钟,呈标准的合瓦式造型,钟口朝下,为侧面悬挂式的甬钟,整个钟身最突出的装饰是36枚高起的乳突,及下半部装饰的吐舌夔龙纹。而著名的铭文就铸在乳突中间的钲部及鼓部,共123个字,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钟当中,铭文最长的作品。
周厉王姬胡(?―前828年),华夏族,姬姓,名胡,周夷王之子,西周第十位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约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 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铭文大意为:厉王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
宗周鐘圖片
部份宗周鐘銘文拓片圖
【宗周钟調研】
为西周厉王所制的祀祖乐器,造型严整、铭辞渊雅,是存世最重要的天子作器。宗周钟是清代宫廷旧有的收藏,出土地点不详,所以到底是由谁下令铸造的,曾经引起一些猜测,目前学者是以铭铸在宗周钟身上的「
」字,(作器者「
」,《史記‧周本紀》記周厲王名「胡」,「胡」「
」二字音近可通)推测是厉王的自作器。
陕西扶风县出土了一件“簋”,器身上有一个「
」字,这个字的发音和周厉王的名字“胡”是相通的,加上出土的地点陕西扶风县是周朝王室宗庙所在,所以学者推测“簋”应该是厉王的自作器。这样一来,器身上同样有「
」字,的宗周钟,应该也是厉王下令铸造的,用来记录自己的丰功伟业。
古人在祭祀或宴客时,音乐是一项很重要的陪衬,据传周公制礼作乐,使青铜乐器也和青铜礼器一样,成为庙堂上不可或缺的陈设。
商代,钟形乐器大多数是口部朝上,钟体用长柄支起后再敲奏;西周开始,渐渐改为钟口朝下,钟柄加环悬挂而奏,成为惯见的“甬钟”形式。宗周钟便是甬钟的代表。宗周钟在外形上最为醒目的特征是,钟身上所装饰的36个像刺猬般的“乳突”,又称为“枚”。有学者认为乳突可以用来调音,但大部分的学者多半认为乳突只是一种装饰,藉由立体突出的乳突,为整件作品增添华丽庄重的气质。
青铜乐器被敲奏之后,能够发出悠扬、宏伟而深远的乐音,产生“声如洪钟”的壮丽美感,这种乐音所产生的听觉效果,具有宗庙的庄严气氛,就如同视觉上的兽面纹一样,都能使人油然产生敬畏之心。在宗周钟的铭文中,不就提到了希望藉由宝钟所发出的急促而和谐的乐音,祈求祖宗先王神祇的降临,赐福给后世子孙。
【自作器】
许多春秋战国时期吴国、越国君王拥有的青铜兵器上,铸写的铭文中有“某王自作”等词语,“越王州勾自作用剑”即为一例。“自作”一词相近于“御制”之意,因此“自作器”泛指由君王下令铸造的器物。学者郭沫若认为“铭为自作,实赖民工”,指出了虽然铭文记载是由某某王自己制作的青铜器,但其实真正的铸造者为民间的工匠,这些青铜器展现了工匠们的创意与巧思。
西周晚期著名青铜器 大克鼎铭文解析
大克鼎(Big Grams Tripod)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鼎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 ,口径75.6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之上竖立双耳,底部三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的兽蹄形演化,显得沉稳坚实。纹饰是三组对称的变体夔纹和宽阔的窃曲纹,线条雄浑流畅。
大克鼎是中国西周晚期著名青铜鼎,为西周孝王时期器物。同时出土的还有鼎、钟等器。大克鼎铭文洋洋洒洒,无论在布局书写上、还是铸造效果上都十分精美。《大克鼎》虽属西周早期金文,但书法体势严谨,结字、章法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端严凝重,字体大小统一不失灵动,圆润古拙不失劲健,呈出一种舒展,端雅的风尚并达到了十分精美的程度,加之器形巨大,造型端庄堂皇、浑厚雄伟,故作品更呈现出一种磅礴气势和恢弘的格局,从而为世人所瞩目。大克鼎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铭文全文为:
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襄(譲)氒心,宁静于猷,淑哲氒德。肆克龏(恭)保氒辟龏(恭)王,谏(敕)辪(乂)王家,叀(惠)于万民。(柔)远能(迩),肆克口于皇天,琐于上下,得屯亡敃(泯),易(釐)无疆,永念于氒孙辟天子,天子明(哲),显孝于申(神),巠(经)念氒圣保且师华父,(龠力)克王服,出内(纳)王令,多易宝休。不显天子,天子其万年无强,保辥(乂)周邦,□(田允)尹四方。
王才宗周,旦,王各(格)穆庙,即立(位),緟季右(佑)善夫克,入门,立中廷,北向,王乎尹氏册令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令女出内朕令,今余唯(緟就)乃令,易女叔巿、参冋(絅)中悤。易女田于野,易女田于渒,易女井家(勹累)田于(?山),以氒臣妾,易女田于康,易女田于匽,易女田于(阝尃)原,易女田于寒山,易女史小臣、霝籥、鼓钟。易女井徵(勹累)人。易女丼人奔于粮,敬夙夜用事,勿法朕令。”克拜稽首,敢对扬天子不显鲁休,用乍文且师华父宝彝,克其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
西周中期 《大克鼎》(《善夫克鼎》 上海博物馆藏(潘达于捐赠)
附:贪玩老人——百岁老人潘达 于
潘达于在上海市副市长杨晓渡(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右)的陪同下,参加上海博物馆为自己百岁寿辰而举行的特别展览开幕式
见到寿星潘达于,大吃一惊:哪里像个百岁老人!
那是上海高安路一幢半旧高层楼里的简朴人家。房门敲开,就看到一张皮肤白皙、带着点好奇表情的笑脸,身上是干干净净的藏青对襟中装和浅灰裤子,梳得一丝不乱的一头白发。潘老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陪我前去的上博流散文物处老倪告诉老人,他刚去过苏州,请潘家的亲友、五六代人星期六来沪参加她的生日聚会,有60多人呢。她连连摆手:“不要做得太大,浪费哦!”一口软糯的苏州口音,脸上却分明有觉得好玩而高兴的表情。
爱玩,是老人的天性。听老倪说,大盂鼎已运到上海,45年没看过它的潘达于立刻问:“明天我先去看看好不好?”问她是不是常去上博看大克鼎,回答是:“以前想到就要去博物馆白相相的。”现在更多是在附近散步,“着一着地气”,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平时看电视、读报纸,有什么不懂的,总要刨根问底弄明白。80多岁的女儿家华忍不住“抱怨”妈妈:“唉,这几天一高兴,都不肯早睡觉……”
护鼎传奇
有人从她住的高层窗口指着下面的小楼告诉她:“您捐的那两只鼎,如果拍卖,能买好几幢那样的房子。”
老人想了想说:“房子又勿值多少铜钿!”
大户人家出身,又嫁了“吴中贵潘”的收藏世家潘家,在苏州城里曾有十数处花园、房子的她,对“财富”的理解,早在另一种境界。
同治年间,李鸿章抚苏州时曾为潘家题赠匾额:“祖孙、父子、叔侄、兄弟翰林之家”。除诗书功名外,潘家还以收藏传世。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咸丰年间名臣左宗棠为报答老朋友潘祖荫而赠送的西周彝器大盂鼎和潘祖荫自己重金购得的大克鼎。
潘达于是潘祖荫的孙媳,19岁嫁入潘家,丈夫在婚后3个月即去世,她抚幼养老,掌管门户,更在60多年间当起庞大家传收藏的瘦小守护人。
当时,苏州城南石子街旧宅里,光铜器就放满一大间,另有一大间全放古籍和字画卷轴。贫寒中,曾有外国人愿用600两黄金外加洋房来交换大克鼎和大盂鼎。她一口回绝。
抗战时,潘达于请家人和两个木匠师傅帮忙,连夜把克鼎、盂鼎和一批青铜器装箱深藏到屋子底下,书画和小件古董三十几箱藏进夹壁。城陷后,她家前后闯进7批日本强盗,一遍遍搜刮,财产什物损失殆尽,连日军司令松井都查问潘家收藏,却到底没有发现踪迹。
抗战胜利后,宝藏再次“出土”。潘达于把它们藏在一间屋里,用旧家具破杂物覆盖,再将整进房屋钉断,既不住人也不走人,直到解放之后。
献宝故事
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寄出一封信:“窃念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亟宜贮藏得所,克保永久。诚愿将两大鼎呈献……”
刚刚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氏捐献之举。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唐弢主持,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部长陈望道致辞,颁发的文化部褒奖状上落着部长沈雁冰的大名:“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潘老卧室里,家具简朴,别无装饰,这张奖状,却一挂就是50年。
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市民第一次饱览了这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
捐鼎后,国家发给2000元奖金,虽然当年家财早成云烟,子女都是中小学教师,家境并不富有,潘达于仍将奖金捐出,支持抗美援朝。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潘达于还将家藏文物捐献国家,自己则参加里弄生产组,学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后来成了上海文史馆员,这让她感到莫大快乐。领了工资,她会招呼重孙辈:“请你们吃冰淇淋!”
这两年,老人记忆衰退,有时会念叨起久未谋面的大盂鼎。获悉潘家在为老人筹办百岁生日,念旧的上博干脆将这事“大包大揽”,在国家文物局和历博的大力支持下,才有大盂鼎的南下,两只宝鼎加上一位百岁老人“三碰头”,再演绎一段文物史上的佳话。
大盂鼎和大克鼎,是两件被称为“重器鸿宝”的西周铜鼎,与毛公鼎一道,被誉为海内三宝。二鼎不仅形制雄伟,纹饰精美,其铭文更成为研究西周历史文化的重要凭证。
大盂鼎,鼎高101.9厘米,重153.5公斤,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礼村,是目前出土的形制最大的西周青铜器,距今已有3000年左右。腹内侧铸有铭文19行,分2段,共291个字,记载了周康王对大贵族盂的训诰和赏赐。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克鼎,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高93.1厘米,重201.5公斤,口径75.6厘米,是仅次于大盂鼎的西周第二大青铜器。它是周孝王时大贵族克为颂扬国君、祭祀祖父所铸,距今有2800多年。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其内容一是歌颂祖父佐助周室的功绩,记述自己由此蒙受余荫,被周孝王任命为大臣;二是记载其受赏赐的物品,其中有服饰、田地和大量的奴隶。现藏上海博物馆。
潘达于原姓丁,18岁嫁到潘家。潘家为苏州望族,名声最为显赫的除了“四朝元老”潘世恩外,就是曾在光绪年间官至军机大臣的著名大收藏家、“攀古楼主”潘祖荫。潘达于即是潘祖荫之弟潘祖年的孙媳妇。大克鼎和大盂鼎原是“攀古楼”的旧藏,一直供于潘家大堂,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毛公鼎”被称为“海内三宝”。1951年,潘达于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捐献了大盂鼎和大克鼎及其它珍贵文物二百余件,受到了文化部的褒奖。1958年,上海博物馆为支援即将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馆,将大盂鼎调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此,大盂鼎、大克鼎“劳燕分飞”,分别在上海、北京展出。这次为了祝贺潘达于老人百岁寿辰,有关部门特地将大盂鼎运来上海参加特展。
相关问答
大克鼎的主人「克」只是一个膳夫,为什么能拥有这么大的一个鼎?大克鼎又名“克鼎”,年代为西周中期。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窖藏出土。1951年,由潘祖荫后人捐献上海博物馆。铭文为:克曰:穆穆朕文且师华父,悤...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