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锦绣发商贸有限公司

焦岩姓名测试 浙江金华焦岩村的江畔风情

发布时间:2025-04-08 07:04:38

浙江金华焦岩村的江畔风情

视频加载中...

焦岩村位于金华市金东区江东镇,据《清永徐氏宗谱》记载,元朝年间,徐氏村祖从雅畈镇华南花楼基村划分,定居于此。因村东武义江边有黑色大岩石突出地面数米,故以貌起名“焦岩村”。 全村耕地面积309亩,山林3145亩。主要产业以农业为主,种植苗木、水稻、瓜果等。辅助产业有来料加工、建筑业、运输、经商等。焦岩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有金温铁路穿江而过,西有金武公路架桥往来,村北大公山留有日本人开采过的大公山萤石矿遗迹,武义江由东向北在村南划了一个漂亮的圆弧流入婺江,村前成为库区,湖水荡漾,可划船游玩,村后翠木成林,是一个碧水蓝天,青山环抱,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休闲宜居美丽乡村。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焦岩村明确以发展民宿为方向,以“江畔风情休闲焦岩” 为指导,建设后山游步道、公共停车场、南岸景观带、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以旅游带动经济,使乡村变为利民、富民的美丽旅游乡村。

新征程 再出发·蹲点丨江畔云起,焦岩村何以重绘艺术蓝图?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发出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

为切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即日起,金东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新征程 再出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报道,下设“新征程 再出发·一线”““新征程 再出发·见闻”“新征程 再出发·蹲点”“新征程 再出发·述评”等子栏目,全媒体记者用心用情践行“四力”,走企业、进社区、访农户,谈发展、谋民生、话未来,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在金东区融媒体中心“六金平台”全方位呈现,全面反映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打造浙中增长极、建设未来新中心”。

此为“新征程 再出发·蹲点”第五篇。

江边绿道旁,一口心形的池塘点缀着田野;大公桥下,几位耄耋老人端坐着谈笑风生;金温铁路穿江而过,金武公路南北通行;村前的水清洌可鉴,村后的山翠木葱茏……

这里,便是江东镇焦岩村。

焦岩村位于江东镇东南部,与武义县履坦镇交界,为半山区村落,其历史可追溯至七八百年前。据《清永徐氏宗谱》记载,元朝年间,徐氏村祖从雅畈镇华南花楼基村划分,定居于此。因村东武义江边有黑色大岩石突出地面数米,故以貌起名“焦岩村”。

一片好风光

坐拥青山绿水

焦岩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庄南侧,武义江水划过一个漂亮的圆弧,缓缓流淌——它穿过岁月的隧道,穿过历史的云烟,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焦岩村蓬勃发展、步履不停。

1982年,后山修建了水塔,村民从塘里垅水库引水自流到家中,告别了以小溪为饮用水的历史;

2007年,着手实施村庄整治,绿化美化村庄,获评金东区绿化示范村;

2016年,获评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

2019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发慢生活主题民宿、四季芳香花海、休闲游步道等项目,被评为浙江省AAA级景区村……

兰溪人杨爱泉就是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吸引而来的。早些年,他在婺城区创办了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后来和妻子看中了一栋临江的小房子,两人商量后与屋主签订了20年的租房合同,举家搬至此地。房子装修很简单,大白墙、木质楼梯。如今,他们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粽子店,靠“抖音”直播带货,生意风生水起。采访当天,没有赶上杨爱泉一家包粽子,可记者一走进屋内,便能闻到一股粽叶的清香。

杨爱泉的直播工作室,就在房子的二楼,与居住区几乎融为一体,窗外便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我们做粽子生意已经快7年了,以前是供给批发部为主,去年开始在网上销售,基本上每天早晚各播一场。”杨爱泉说,有时候生意太过火爆,供不应求,成了他甜蜜的烦恼。

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杨爱泉主动带记者参观村子,每到一处便尽己所能地细致介绍,如数家珍。他热情好客,一点也不像是“外乡人”。杨爱泉坦言,本来是冲着这里的好山好水而来,但让他决定长久定居的是焦岩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村干部、村民都很热情,完全没有排斥我这个‘外乡人’。”杨爱泉说,刚搬到焦岩村时,谁也不认识,但有困难时,乡亲们都愿意伸手帮一把。

杨爱泉的粽子店门口,停着一辆别具特色的绿色面包车,车身印着一张照片:那个穿着蓝色碎花旗袍、端着一碗粽子的“形象代言人”,便是杨爱泉的妻子。杨爱泉一家不仅为自己的生意代言,更是乐于为自己的新家焦岩村做推介。搬到焦岩村后,他和妻子经常向朋友、客户推荐宜居宜游的焦岩村。“很多客户来采买的时候,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也想搬来住。”杨爱泉希望这个美丽的小村庄能被更多人欣赏。

徐小妹是土生土长的焦岩村人,采访当天,她和老伴坐在自家院子里闲聊家常。绿油油的芥菜,齐整整地铺满了整个院子。“最近是芥菜丰收的时节,趁着好天气拿出来晒一晒,可以做成雪菜和干菜,儿女们都喜欢吃。”徐小妹笑着说,“外面要卖10块钱一斤呢,我们反正退休在家没事干,种点菜吃吃。”焦岩村拥有总耕地面积309亩、山林3145亩,以农业为主。

焦岩村最打动人心的,也许就是它的真实,这里有便利的交通,却没有丢掉鸡犬相闻的朴实。这里有绿水,有青山,站在江边,微风习习吹过,是温暖的乡间烟火气。

焦岩村内,武义江畔,一座七孔石拱桥连接着南北两岸。这座始建于1985年的石拱桥叫大公桥。石桥落成前,焦岩村村民出村过江需借助竹筏摆渡,生产生活上有着诸多不便。上世纪80年代,这座宽4米、长135米的石桥跨江而立,敦实的桥面还可供小型汽车通行。

“空气好、环境美、交通便利,现在又有了绿道和游步道,家乡越来越美了。”大公桥的牌坊下,今年90岁的村民夏子凤和83岁的邹文兰坐着闲聊,感慨这些年村庄的变化。“由于这座桥建造年代久远,我们在2017年进行了提升改造,东西两侧各立了牌坊,并且进行了栏杆的加固,埋了水管用于种植绿化。”村党支部书记胡飞跃介绍。

在焦岩村的后山,2000多米游步道蜿蜒而上,成为村民散步健身的场所。已经改造完成的沿江绿道,直接连通国湖村段。村民柯瑞明家就在后山山脚下,出门向右走几步,就可以通达游步道的石阶。天气晴好的时候,他总是会在吃完饭后到山上走走,既锻炼身体,又能欣赏风景,放松心情。他说:“后山风景宜人,山体基本由岩石构成,林木又多,外面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这里也见不到阳光,是个休闲好地方。”

一栋小破屋

摇身变“网红”

这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宜人,没有热门景点的人声嘈杂,有的是平静的武义江缓缓流淌,有绵延的村舍,有淳朴的老人,有一种无以言表的幸福感。

焦岩村,它静静地依偎在武义江畔,宁静、祥和。2015年,村里来了一个特别的人,焦岩村的变化,也由此展开。

“当时我已经退休了,闲坐家中,有朋友和我提起焦岩。他说,你可以去逛一逛,或许会喜欢。”只因一时兴起,家住金华市区的钭利群在2015年第一次来到焦岩村。沿江的小路、连绵的农屋,傍晚的小村庄在路灯的掩映下让人倍感温馨。“谧境难寻,草木稀疏,大隐于市,深居简出……”钭利群说,当时心里就想,如果能在这儿坐一会,嗑个瓜子就好了。再后来,钭利群想着如果可以住一晚,就更加满足了。

“得知村里有许多废旧的民房,我本身是做室内设计的,出于好奇,也出于职业习惯,就问村民是否可以长期租给我,没想到真的租到了。”说起小屋的来由,钭利群还是如当初一般兴奋。能有一个乡村小屋是太多人的梦想,从那时起,钭利群开始每天奔波于市区和焦岩村,立志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小屋。

当时这栋民房极不起眼,甚至连个像样的屋顶也没有,空荡荡的房屋里,几根柱子歪歪斜斜,后院是猪棚,前院长满杂草。吸引钭利群的,就是因为它在江边,是个独栋。后来,设计师出身的她花了8个月的时间,改造了这栋本要被拆去的屋子。而她的生活也从此被改变。钭利群将改造好的老屋取名为“闲居”,时常邀请三五好友,读书、漫步。

凤凰涅槃的“闲居”,瞬间成了红遍金华的“网红”。参观者来了一批又一批,大家倾慕于女主人的才气,佩服她远离城市的勇气。瞧这小屋,门口的绿植恣意生长,周围是流动性的空间,推开门是清晰可见的人间烟火。

“从住进这里的第一天起,我就深深感觉,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每天清晨,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房门,空气夹带着江水的潮气,那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在城里无法找到。”每天与“闲居”对话,成了钭利群最快乐的事,她干脆卖掉了城里的别墅,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田园生活。

时光荏苒,今年已是钭利群来到焦岩村生活的第8个年头,她对这里的爱,没有丝毫的减少,反而如同发酵后的烈酒般愈发醇厚。“把生活调到自己喜欢的频道,每一段时光,都藏着不可复制的美好,早安!”11月28日上午7时,钭利群配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小视频,视频里都是焦岩村的美景照和自己生活在“闲居”的照片,发了一条“朋友圈”。

钭利群不光打理好自己的小家,也心系整个村庄的发展,每年都会自掏腰包,给村子的角角落落增添更多的花花草草。“希望以后江对岸建一片花海,种一些稻子,打造一个摄影基地;村口可以集中栽种一些银杏树,建个银杏园吸引游客;东西两头各建一个停车场,方便停车;村民们开几家小吃店,做点小生意……”对村庄未来的期待和展望,钭利群打开了话匣子。

有庭,有院,有家。深深的庭院情结,埋藏在许多人的心底。周日,家住永康市区的王燕和几个好姐妹慕名而来,在“闲居”门口驻足停留,戴上丝巾和墨镜,抹好口红,特意打扮一番。轻抚墙砖、低头嗅花,一张张仿若在世外桃源的精致照片被定格在了那一刻。“平时工作忙碌,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的身心得到了放松。”王燕说。

这座独特的建筑伫立在武义江边,给来往游客新奇的视觉享受,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观念的冲击。“第一栋民宿的诞生,引来参观者无数,也让我们终于明白,本土的才是世界的。”胡飞跃说,要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农村,少拆房、不拆房,少砍树、不砍树,少填塘、不填塘,保留淳朴味道是关键。

一个大项目

如何继续破题

有了钭利群“第一个吃螃蟹”的成功演绎,焦岩村村两委干部也坐不住了。

“村里的老房子挺多,我们希望通过一批老房子改造,带动村里民宿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到民宿开发中来。”胡飞跃表示,钭利群改造的民宿非常有乡愁的味道,和乡村美景也很契合。他希望村里的老房子尽可能“废物”利用起来,带动村民致富,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通过排查摸底,焦岩村收集整理闲置的民房近30栋,计划开发一批民宿、酒吧。村民徐琦良家的老房子占地约100平方米,得知村集体要统一收集老房子综合利用开发之后,他二话不说与村集体签订了协议。“这是村庄发展的大好事,我们要积极配合,村庄发展壮大了,才有每个人的幸福生活。”他说。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浪潮的深入推进,投资者盯上了焦岩村的好山好水好环境。2017年,一个名为“云起水岸·艺术小镇”的项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计划打造一个艺术与乡村无缝结合、乡村与文化完美融合、现代与传统自然交汇的艺术田园综合体。然而,2019年,由于项目投资建设主体资金断链,“国际艺术村”之梦搁浅至今。“这里本来要建艺术酒店的,结果只完成了地基建设,现在只能用来种菜、养鸡。”村民徐满时指着自家旁的一块地,无奈地说。

村民胡小燕家门口挂着的整排玉米常常引来游客们拍照打卡,房子外观是木头的装修风格,古朴自然。她说:“几年前,我们响应村里号召搞旅游业,家里按照开民宿的标准进行了装修改造,投入了50多万元。还记得当时我们五六户人家一起去采购民宿各类用品,2019年基本都准备好了,可是一直没有营业过。”

“我们本来也想开民宿,空调都安装了12台。”村民吕雪娇告诉记者。吕雪娇家的庭院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美丽庭院”,每年四五月份,藤蔓开花的时节,鸟语花香,风景如画。

除了民宿,餐饮也是发展旅游业必不可少的业态。村民胡展超家的“焦岩农家乐”开业于2015年,是村里最早的一家农家乐。“2016年和2017年的时候生意好一点,现在平时过来吃饭的人不太多,周末稍微好一点,但最多的时候也就四五桌的样子,好在自家的房子不需要房租,要不然感觉挺难维持下去的。”胡展超坦言。

项目搁置,“后遗症”其实还不止这些。村里的发展受到影响,处于瓶颈期的焦岩村,该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重新再出发?“我们将尽快理顺和投资者的这段过往,在适当时机走法律程序,尽可能挽回损失,再谋划下一步的发展举措。”胡飞跃说。

事实上,为了发展旅游业,焦岩村蓄势待发,时刻准备着。走进游客中心,入口就能看到别致的风景:许多竹子成为门口的装饰,头顶倒悬着漆成了红色的竹篮,过了四四方方的天井,是一张木制的古朴长桌。头顶灯设计别有一番风味,六个“M”字形的灯架并排悬挂,像六只蝙蝠盘踞在屋顶,寓意着“六福”。

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是提高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今年我们完成了村道的‘白改黑’,路面更加干净敞亮,同时打造了农家书屋,使村民们闲时可以看看书,学习文化知识。”胡飞跃说。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帮带和村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焦岩村的发展越来越快,成为了江东镇第一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先后完成了路灯亮化工程和鹅卵石花坛打造、绿化提档改造、后山游步道建设等。2017年以来,焦岩村创下了省AAA级旅游村庄,建造了AAA级旅游公厕,建成了浙江省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建设完成长达2200米的沿江绿道。各项基础设施的建成,对焦岩村的整体人居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走在村子里,有大伯劈柴的声音,有阿姨谈笑的声音,有水鸭嬉水的声音,还有公鸡鸣叫的声音。坐在碧波荡漾的武义江畔,一头是轰隆隆的火车从眼前驶过,另一头是小汽车穿梭在金东和武义的交界。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几方小院待客闲坐,焦岩村怀揣着让人流连忘返的最好诚意,等待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相关问答

在菲律宾旅游去哪里玩比较好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提起菲律宾很多中国人都不陌生,即是我们海上邻国又是东南亚的著名旅游国家,菲律宾是一个多名族的群岛国家,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菲...

想遮阳又想有型,有哪些适合女生的帽子推荐?

整理了一发各具特色的夏日帽子,让你的夏天时尚感满分!目录精选品牌综合店铺精选品牌TheH.W.Dog&CoTheH.W.Dog&Co是来自日本的一个小众品牌...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