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杰姓名测试 写诗投稿 自己剪辫子 给功夫明星打骚扰电话 拒绝洋妞表白的溥仪
写诗投稿 自己剪辫子 给功夫明星打骚扰电话 拒绝洋妞表白的溥仪
自己剪辫子,给功夫明星打骚扰电话,拒绝洋妞表白、溥仪的趣事
01
1908年11月13日深夜,北风呼号,寒冷非常,紫禁城开出一队人马,大都是平时严令不得私自出宫的太监组成,足见非比寻常。
公公们并不喧哗张扬,匆匆赶到醇亲王府,原来是慈禧太后下令将未满3岁的溥仪带往宫中,立为储君。醇亲王府顿时乱成一片。溥仪的祖母(初代醇亲王奕譞次妻)刚听完懿旨就晕厥过去。老福晋醒来后立刻大骂慈禧:“那个老妖婆,害了人家的儿子,还要害人家的孙子!”但是溥仪的生母却很乐意。她是慈禧宠臣荣禄之女,究竟和溥仪出身低微的祖母不同,富贵人家出身的她对门庭权势看得很重。
由于溥仪哭闹不止,只得由奶娘王焦氏抱着溥仪一起进宫。然而只到第二天,光绪便去世了,慈禧随即传旨溥仪膺承大宝,但却先得履行一个“身份认证”手续,即从名义上把溥仪立为同治皇嗣子,与此同时还兼承光绪之庙祧,竟以一宗侄孙祧穆宗、德宗两朝帝室。实中国几千年之异景奇事矣。
而慈禧如此这般折腾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辛酉政变”后慈禧盛怒之下几欲废掉光绪,所以张罗着给同治帝立嗣,就是为了替代光绪(光绪原本就是被立为同治之嗣继位的)。不想光绪没等到废立自己就撒手尘寰了,慈禧这才如此行事。
不过这样一来,小溥仪在宫中就一下子有了五位母后。分别是:原来同治留下的瑜妃、珣妃、瑨妃,今成为敬懿、庄和和融惠三位太妃;另有光绪原皇后、瑾妃,成为今之隆裕太后、端康太妃。估计每天早上一一请安完毕,早膳也都耽误了。而且众母后之上还有一位皇太祖母慈禧,不过好在仅过了一天,慈禧就归天了。再不能害人家的儿子孙子了。
这些在尚不满三岁的溥仪心中恐怕并没有什么印象。
他当然也不可能意识到,那个漫长烦闷的典礼之后,自己就经做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上最后的一位正统皇帝。说怪真怪,不久之后西安城里莫名地突然满街传唱起一首童谣:
“不用掐来不用算哎,宣统过不了两年半。”
一语成谶,1912年2月(宣统三年十二月),一直在彰德府“养病”的袁世凯入宫见驾,这件事溥仪倒是记得(毕竟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
一个老头跪在隆裕太后面前边哭边念一张纸。
这个老头就是后来说的“窃国大盗”袁世凯,他嚎啕不已念的就是《退位诏书》,
“天下今多倾向共和”,表示人心所往,天命可知。不忍因爱新觉罗一姓之尊荣,拂逆全体国民的意愿",“故放弃统治皇权,兹改为立宪共和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溥仪不仅听不明白,更不知道之前还颁布了自己的“检讨信”《罪己诏》,向民众自责没能尽快实现立宪。
溥仪还记得隆裕太后哭得更厉害,诏书交世续和徐世昌(两位是末代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盖过玉玺后,群臣进殿,行最后一次朝礼。不明就里的溥仪被隆裕太后带回后宫,仍旧如往常一样玩耍去了。他哪里晓得,刚才举行的是自己的卸任仪式,自己下岗了。
又过了无忧无虑的一年,隆裕太后因痰症发作去世(46岁),弥留之际这位末代皇太后拉着国家“分配”给她的儿子说:“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而国亡。”挣扎一阵又对世续和榻前的众遗老说:“孤儿寡母,千古伤心。”
世续泣不成声,溥仪只觉得害怕。
他通过观察和猜测,亦知发生了的是一件大事情对,而且自己是极大有损的。
02
虽然成为了废帝,但是溥仪仍需按照清祖制接受教育。
夏天是早上五点半,冬天是六点,末代帝师陈宝琛第一个进宫,破晓时分会有坚持表示效忠的大臣(多是皇族)觐见,当然只是觐见,根本没有事情上奏。约到九点前,满族老师伊克坦会来教授满文。十点多换班朱益藩,午饭后才稍事休息,一点半溥仪称为“洋师父”的庄士敦来进行约两小时的英语教学。
这就是溥仪的日常。
每天满汉英三语言教学,对一个7岁的孩童来说不难想象何其枯燥何其苦闷。
尤令溥仪感到吃力的是“陈师傅”教的各种古训。《朱子家训》、《庭训格言》、《圣谕广训》,
诸如“敬天法祖”、“宵衣旰食”等等,艰深晦涩,于是常常装病逃课。
特别是在被废立后, 陈宝琛更是严格,语重心长地劝喻溥仪,
“陛下是万乘之尊,应以天下计,不可佻达轻狎于人。”也就是得有皇帝的范儿。有一次陈宝琛还对溥仪深情回忆自己二十一岁时初登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进宫谢恩。那是陈宝琛第一次觐见先帝同治,陈宝琛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眼镜只敢看着同治脚下的方砖。从头至尾未曾眇睨龙颜。
陈宝琛如此含辛茹苦,孜孜不倦,终于使溥仪慢慢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皇帝,独一无二。于是逐渐便有了隐约的“使命感”和不一样的自我认同感。万岁的“龙威”也渐渐显现出来,有一次太监阻止他掰碎糕饼喂蚂蚁,溥仪发怒,脱口而出:“把他给我推出去斩了!”
溥仪11岁时,他的生母和祖母才获准入宫探望一次。当时他的弟弟浦杰和大妹韫瑛也一同前来。玩耍中浦杰无意中将衣服明黄色的里子露出来,溥仪看见立刻变了脸:“浦杰,这是什么颜色,你也能使?”
浦杰嗫嚅道:“哥哥,我不知道,不是我自己要穿的。”
溥仪抬手就扫了弟弟一耳光,厉声呵斥:“住嘴!你叫我什么?我是皇上!”
没以“朕”而以“我”自称,训练还是差点火候啊。
从这些小事可以看出,陈宝琛努力地想让满清遗念在溥仪身上还魂,长期灌输之下,皇权思想已经在年少的溥仪心中生根发芽,这就为溥仪日后两次接受张勋和日本人的“毒酒”埋下了伏笔。
不过 “洋师父”庄士敦是不搞这一套的。虽然他也深通汉学,但庄士敦一直试图阻止溥仪真的“变成”一位皇帝。
首先庄士敦为溥仪起了个英文名"亨利",为浦杰起名“威廉姆”。这令陈宝琛大为光火,却让溥仪觉得十分新鲜。
在庄士敦教导溥仪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的过程中,溥仪得以暂时摆脱禁锢的皇宫,了解接触到真实的世界,对溥仪个人而言其影响是终身的,两人师生情谊深厚,溥仪评价庄士敦是"我灵魂的重要部分"。这句话就很西化,洋味道十足。
不过庄士敦相比却“俗气”得很。溥仪在自己大婚之日赏赐庄士敦"一品顶戴",这是清朝官员的极高荣誉。庄士敦兴奋异常,他毕恭毕敬地戴上官帽、身披大臣朝服(尽管此时大清朝已没了),得意洋洋地照镜子、摆姿势拍照。
在庄士敦的“唆使”下,溥仪自己动手把辫子給剪了。两个伴读浦杰和毓崇也“奉旨”剪了辫子。当陈宝琛见到三人披发进屋来,气得背过气去。他无法责骂“天子”,只好对毓崇冷笑:“好得很,你把辫子拿去卖给外国女人,还能得好些银子呢!”
剪辫子之后,溥仪又进一步在形象上搞起洋务来,他暗示几个太监,弄来一身“北洋大都督”军服,扎上皮带,挎上佩刀,兴高采烈地在宫中招摇一番,恰好被端康太妃撞见,震怒之下当众责斥:“大清皇帝,竟然穿民国的衣裳!还穿洋袜子!成何体统!”
端康太妃乃是珍妃的姐姐,以前一直被隆裕太后和慈禧压制多年,如今颇有要当家做主的意思,余怒未消之下竟也学慈禧对光绪的样子,把溥仪身边的太监尽数革去,全部改换成从自己这里派过去的。这首先就令几位帝师大为不满,陈宝琛就先发了一番“嫡庶之分”的高论,引得溥仪也十分窝火。
03
1921年,端康太妃因热症不退一怒将御医范一梅辞退出宫。陈宝琛则不失时机地对溥仪说:“虽为太妃,如此专擅,未免过甚”。总管太监张谦和看准苗头:“这样一来万岁爷这不又成了德宗(光绪)了吗?。”这句话正中溥仪要害。
于是爆发“帝后之争”,15岁的溥仪毕竟年少气盛,直接跑到端康太妃处,也不行礼,立在那里大叫:“你以何故辞掉范一梅?你太专擅了!我还不是皇帝?皇城内到底谁说的话算数?”
康太妃被溥仪气得脸色发白,随后将溥仪父母载沣夫妇及祖母一块召来大加训斥一番。溥仪母亲幼兰是荣极一时的慈禧宠臣荣禄之女(对,血缘上溥仪实则是荣禄的外孙),自幼娇生惯养,从来没有被人如此折辱过,回去后竟然吞服鸦片自杀了,时年仅37岁。
打这以后端康太妃有所收敛,对溥仪明显宽松了许多。溥仪自由了许多,先是戴上了眼镜,后来更看上了报纸,还偷偷给报社投稿,结果还真的以笔名“邓炯麟”发表了一篇小诗。后来庄士敦把这首溥仪的处女作翻译成英文后收录在了《紫禁城的黄昏》一书里。
溥仪这也算和外界发生了现代方式的联系。其实事实上远不止这个,溥仪经常能收到许多寄给他的私人信件,起先多是求官谋职、请愿告密之类,后来内容“丰富”起来,有动员溥仪入教的,甚至有一些外国女孩来信“表白”,要“侧身于嫔妃行列”。
溥仪知道皇族容不得“洋妞”,而且也对爱情没有什么概念,都交给庄士敦处理掉了。
但交流毕竟是令人愉悦的。后来溥仪不顾父亲载沣反对,坚持为皇宫装了一部电话,并占为“御用”。一经接通,溥仪便屏退左右,翻着电话本就拨打起来,比如溥仪一次翻到了京剧"武生宗师"杨小楼,当即打了过去,接通之后竟反问:“来者何人?可是杨小楼?” 杨小楼大惑:“嗯嗯,您是……?”结果溥仪却把电话挂了。这算是最早的骚扰电话了吧。
当然溥仪掌握得很快,他得知名人胡适回国,便查出胡博士号码,成功拨通,溥仪说:“你是胡适吧?你知我是谁?”胡适答:“我听不出,您是哪位?”
溥仪见问住了大学者,很是开心:“哈哈,我是宣统。”
胡适吃惊不小:“皇上?”
溥仪更喜:“对喽,你的声儿我听到了,可是样儿没见过。过几日你进宫来让我瞅瞅。”
胡适还真就去了,两人谈了约半个钟头,也没什么像样的话题。临走胡适还谢绝了溥仪“御赐”的晚膳。
不过事情过去后,两人都没落好。王公贵族和帝师们恼怒溥仪亲近革新派人物,而社会清流则攻击胡适谄媚废帝,是有“膝盖发软”之病,乃没骨气的表现。
在1923年2月,17岁的溥仪干了一件现代同龄人的事,离家出走。当时在浦杰和毓崇的协助下(据说庄士敦也参与了策划),溥仪准备逃出宫去。而出宫后是纯粹散散心放放风,还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闯荡一番,没有确切记载。计划执行前一个小时,不知谁走漏了风声,醇亲王载沣得知了消息(如此分析浦杰的嫌疑较大),下令宫门禁闭,任何人不得出入。计划泡汤,溥仪只有继续待在宫里,以保证民国优待清室的条件继续兑现。毕竟每年40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啊!
溥仪不得而知,这座宫殿其实他已住不了几天了,即便他日后想回来,别说居住,连门都进不来了。
1924年11月5日,冯玉祥的部下鹿钟麟带着手枪队、径至闯进宫里,拿出一纸《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让溥仪签字,并勒令两小时内搬出紫禁城。
内务府大臣绍英向鹿钟麟哀告:“你不是廘太傅嗣子吗?如何对 清室相逼至此?”其实鹿钟麟只是太傅鹿传麟同宗而以,并非父子。鹿钟麟掏出一颗炸弹丢在桌上,立刻免去了口舌。
不一会儿宫门大开,溥仪等人哆哆嗦嗦哭哭啼啼走出来,心惊胆战地上了准备好的5辆汽车。由鹿钟麟亲自送(押)到溥仪父亲醇亲王载沣的府上。
其实对于溥仪来说,他这是回家了。
溥仪下车时,鹿钟麟过来和他握了握手,问他:“溥仪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打算做平民?”
溥仪并无踌躇,干脆地回答:“从今天起,我愿意做个平民。”
也许是真心话,亦或只在此时是发自内心。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三月一日,日本扶持溥仪在东北满洲地区建立伪满洲国。溥仪开始了一段不光彩的傀儡岁月。
回看溥仪的宫中岁月,直可以用真的的庄士敦的一句话来概括比喻:
“皇帝陛下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孩子,紫禁城的宫墙是世界上最高的墙。”
本文参考的资料有:
《德宗实录》;
《通鉴辑览》;
《清史稿》;
《我的前半生》溥仪;
《紫禁城的黄昏》庄士敦;
清朝末的禁卫军司令,1950年被毛主席接见,周总理:此人留着有用
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带着以为晚清旧人去面见毛主席,声称这是“大内高手”,希望毛主席给安排个工作。
毛主席听到他的名字后,马上和其握手打招呼,在毛主席的关心下,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内高手”被安排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
那么,他究竟是谁?为何会得到毛主席的如此赏识呢?
图 | 载涛
清朝的二等镇国将军
从1875年到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清朝末期到处起义,民不聊生,然后在这样的环境中,光绪十三年载涛出生。1890年,载涛被封为二等镇国将军,当年他才3岁。
载涛和载沣是亲兄弟,所以从辈分上来说,末代皇帝溥仪还的叫载涛一声皇叔。
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于光绪三十四年暴崩,享年37岁,慈禧太后老谋深算,打算让载沣的儿子继承皇位,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年冬天,慈禧太后在驾崩前草草安排了后事,不料此时刚刚去世,安庆兵变震惊全国,为了马上重组清政府机构,皇后紧急遵循太后遗诰,让溥仪登基,改年号宣统。
由于溥仪年幼,载沣担任摄政王,鉴于全国各地兵变骤起,载沣决定设立清朝禁卫军,专门用来镇压平反,而禁卫军司令的重任便交给了20出头的载涛。
载涛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尤其是晋升为辅国公后,更是对骑马有钟爱,从小就练就了一身武术,8岁时就可以骑马狂奔几十公里,而且还拜大内高手为师,练就了一身轻功。
禁卫军成立后,载沣命令载涛楚出任司令,并专门训练禁卫军,组建一支出色的陆军,必要时组建火枪队。
1910年,载涛手下的军队已经达到10万人,载涛军权在握,他在朝廷的地位可想而知,每当有了叛乱,载沣就会骄傲地和隆裕太后说:“有七弟的十万精兵,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
图|载涛和大臣
但晚清朝廷耳目众多,载涛大权在握,自然会被人说三道四,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载涛手握十万精兵,对外国侵略者却无动于衷。
载涛为了皇家权威,他的这点家底硬是没有拿出来,直到1911年,载涛才开始大显身手。
这年,摄政王载沣为了震慑起义军,决定在北京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从而达到炫耀武力,震慑袁世凯的目的,那就是著名的滦州秋操。
滦州自古就是兵家重地,不仅连接着北京和顺天府,而且在战略地位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大显身手,载涛向载沣建议,拨款1800万银元用做经费。
为了到达目的,载沣亲自下令动用600尊山炮,火枪队组建2万余人,炮弹达到3万发,这在清朝的军演史上从未有过。
然而正当载涛打算大展拳脚的时候,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炮响震碎了他的美梦,载沣从军谘府下达命令:武昌兵变,立即停止军事演习,回京受命。
载涛听闻消息,马上连夜坐火车赶回京,朝廷上下早已经是乱做一锅粥,有大臣建议,马上让载涛的十万大军南下,镇压革命军。
但载沣十分明白,弟弟载涛虽然是禁卫军司令,但毕竟是皇族血脉,而且载涛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万一这十万大军出了问题,大清可就无力回天了。
刚刚回京的载涛还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可以从河南调兵,然后直取武昌,禁卫军也抽调一部分人,参与南下。
但当时内阁总理大臣极力反对,他私下告诉载沣,现在大清风雨飘摇,军权都在载涛手中,万一载涛兵变如何?
载涛得知后雷霆大怒,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但即便如此,朝廷之上依然是议论纷纷,最后载沣为了大局考虑,决定启用袁世凯。
实际上,袁世凯向来处心积虑老谋深算,他一直密切注视局势的变化,同在北京官场和北洋陆军中的心腹徐世昌、段祺瑞等保持着联系,对政局了如指掌。他刚被召回北京,就立下豪言壮语:“只要载涛把十万大军给我,我马上发兵武昌。”
载沣无奈之下同意此事,载涛只好乖乖交出了自己十万大军的军权,不料袁世凯夺取军权后,和孙中山密约,最后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一跃成为了民国大总统。
此后清朝政府走向灭亡,载沣不再担任摄政王,袁世凯直接总揽政府大权,1912年2月12日,溥仪退位,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不复存在。
大清没有了,王爷自然也没有了,曾经在清王朝风光一时的载涛也成为了一位平民,过着平淡的生活。
图 | 北京街头的载涛
被毛主席接见,获得“新生”
载涛曾回忆过,溥仪自从三岁被慈禧抱进皇宫以后,就再也没有叫过自己“七叔”。
特别是后来溥仪与日本人勾结,两个人叔侄反目,关系越来越疏远。这点,溥仪感触最为深刻。
溥仪退位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直到北京政变后,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无家可归的溥仪决定去天津,当时日本人打算利用溥仪的身份,公开表示愿意收留溥仪,溥仪乖乖上当。
从1925年到九一八事变后,溥仪在天津生活了7年,日本占领东北后,很快帮助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建年号为“大同”,历史上称为了康德皇帝。
不仅如此,日本人蓄谋已久,为了巩固在中国的地位,打算让古代皇宫旧人都到东北任职,除了溥仪的弟弟溥杰,日本人还找到了在北京流落街头的载涛。
但是载涛生活在北京的小胡同里,和平民无异,日本人表示,只要载涛愿意去东北任职,保证让载涛有高官俸禄。
载涛当即拒绝:“告诉溥仪,我宁愿死也不会当卖国贼,从此以后,我要和他断绝叔侄关系。”
这点,当载涛见到毛主席后,毛主席也曾问过他,和溥仪还有来往吗,载涛说的基本属实。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得知载涛就在北京后特地邀请载涛去参加全国政协会议,载涛虽然已经63岁高龄,但依然有当年王爷的风采。
见到周总理后,载涛便愧不敢当:“周总理啊,我怎么都没有想到,您会邀请我啊。”
周总理笑着说:“本来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就打算邀请你的,怪我没有大汉族主义啊,这次我可是想到了你这个满族代表。”
载涛握着周总理的手感动不已,周总理让他坐在沙发上,然后欣慰地说:“我听章士钊老先生说过,你这些年生活得不太好,没关系,有什么困难都提出来。”
这话一说,载涛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些年的苦周总理居然会记得。周总理说:“这些年你是怎么过来的呢?”
自从到胡同里生活,载涛便常常为了生活发愁,没有正式的工作,载涛便在北京的胡同里开始了摆摊生活。
在北城德胜门外有个著名的夜市,北京市民在这里常常能看到载涛的身影,每天一大早载涛就会去进一些瓜果蔬菜,然后摆个小摊,维持生活。
有人认出了载涛便开玩笑地说:“王爷也摆摊你啊。”载涛说道:“哎呀,大清都忘了,我已经不是王爷了。”
载涛可以做到如此豁达,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不仅摆摊,载涛还常常在北京的大街上耍猴,通过表演杂技来赚点零花钱。
周总理听到载涛讲述的自己的生活,也是十分感动,在周总理的眼里,载涛完全可以选择跟随溥仪,但他没有,他身上的这种精神让人敬佩。
不仅如此,周总理还了解到,在北京这几年,载涛依然不忘记自己的一身武艺,自己养了很多马,闲暇的时候就出去骑骑马。
载涛在山老胡同居住时,西扬威胡同有个知名的马号,就是载涛养马的地方。当时这个马号里养着五匹马:两匹是专供拉车使役的;一匹是夫人骑的;另外两匹,一叫“小兔子”,一叫“紫燕子”,是专供载涛骑的。山老胡同西口的对面,有一个大院,原为“固伦荣寿公主府”,这个院里有个比较宽阔的场地,载涛就经常到这里骑马、驯马。
周总理说:“你不说我都忘了,你还是个‘大内高手’呢。”
鉴于此,周总理打算把这个德才兼备的王爷推荐给毛主席认识下。
那天政协会议结束后,周总理带着载涛走到毛主席身边,周总理说:“主席啊,这个是溥仪的七叔,曾经还是禁卫军司令呢。”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说道:“你就是载涛啊,我是只闻大名不见人啊。”一句话让载涛感动不已。
毛主席表示,我早就听周总理说起过你,听说你文才兼备,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
其实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确,你想去哪里工作,可以帮忙安排。
早在政协会议前,周总理就让载涛写过一份“改良马种以利军用”的提案,载涛曾是禁卫军首领擅长骑马,并且对火炮也很是精通。
毛主席接见载涛后,和周总理商量,可以让载涛去炮兵司令部马政局当个顾问。
这件事还请示了朱德总司令,朱德没有意见,随后毛主席亲自签了任命书,并交到了载涛的手上。
当载涛拿到这份任命书后,激动得眼泪肆流,看到毛主席签署的名字,载涛像是拿着一件珍宝一样,想到这些年的辛酸苦辣,他没有后悔,现在心里只有对毛主席的感谢。
几天后,毛主席再一次接见了载涛,载涛激动地说:“知我者,毛主席也!”
实际上,毛主席作出这个任命并非一朝一夕,是和周总理讨论过的,载涛纵然当年叱咤风云,但现在已经是个六旬老人,让他去当顾问,再好不过了,毛主席真是高瞻远瞩。
毛主席还问了溥仪的事情:“你和溥仪还有联系吗?”
“主席,他是个卖国贼,我怎么会和他联系呢?”
毛主席一听,笑着说:“我不是那个意思,你是他七叔,该联系还要联系,我听说溥仪改造得不错,我给你交代个任务,你代我去看看他。”
“主席,您……”
载涛震惊不已。
毛主席又说:“我们消灭的是整个剥削阶级,而不是哪个人。你们家族要关心他、帮助他,共同使他改造成新人,这无论是对于你们家族,还是国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那一瞬间,载涛终于明白了毛主席的意思,纵然溥仪有罪,但是在新中国面前,在毛主席面前,他还是有机会的。
图 | 溥仪在狱中
几天后,在彭真的安排下,载涛带着溥仪的几个妹妹去了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当溥仪看到载涛后,彻底泪崩了。
“七叔,我对不起你,是我错了。”
载涛抱着溥仪,两个人痛哭起来。
“七叔,您原谅我了吗?”
载涛叹了口气说:“是毛主席让我来看你的,毛主席让我嘱咐你,好好改造,好好学习,争取宽大处理,不要再犯错了!”
溥仪一听是毛主席让七叔来的,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泪水,他早就听狱友说毛主席不会杀战俘的,如今果然是事实。
不仅如此,载涛还告诉溥仪,毛主席对爱新觉罗家族十分关心,不仅给安排了工作,还生活上特殊照顾,希望溥仪不要有牵挂。
这次探监,溥仪牢记七叔的教诲,认真改造,在监狱里,溥仪还写了自己的传记《我的前半生》。
直到1959年第一次特赦大会,溥仪听到了自己的名字。那年十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毛主席决定特赦一批确实改恶从善的战犯。
溥仪被列入了第一位。
溥仪出狱后曾说:“毛主席对我们家族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我这个末代皇帝,可以有这么一个好下场,多亏了毛主席。”
兢兢业业工作,安安静静老去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我军在朝鲜没有制空权,急需战马输送到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挑选军马这个重任落在了载涛的头上。
载涛向来对军马有研究,他得到任务后,马上奔赴牡丹江军马场,开始昼夜不停地挑选战马,对每一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载涛顾问在牡丹江军马场视察了几天后,接着去肇东、扎兰屯军马场视察,当时配种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载涛觉得很好奇,便问:“怎么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女性?”
负责人说:“这里的马太多,男人外出放马,妇女就在家照顾母马,这样既破除了封建迷信,也方便了群众。”载涛点点头说:“好,你们想得周到,这马一定也不错。”
当时整个牧区共有120万好马,占据了整个黑龙江牧场的三分之一,载涛调查后说:“如果购买几万匹海拉尔蒙古骒马,这里的马种就可以很大改善了。”
回京后,载涛马上向周总理汇报了这个问题,最后周总理同意了,并亲自审批让乌兰夫同志同意载涛在炮兵军马基地改良马种。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载涛最后成功挑选了25000匹军马安全送过了鸭绿江,为抗美援朝做出了巨大贡献,毛主席得知这件事,还一直夸赞他。
那年,毛主席托人专门给他送了一个礼物,是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载涛把这件贵重的礼物每天擦了又擦,见人就说:“这可是毛主席送给我的。”
还有一件事,让载涛铭记一生,一次北京下大雨,载涛的房子年久失修,开始漏水,他工资少,连修房子的钱都没有。
毛主席得知后,当即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200元送给载涛,毛主席对他的这份资助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也是对载涛的无限关心,载涛为了感谢毛主席,含泪给毛主席写过一份感谢信。
载涛的晚年,最感谢的一个人就是毛主席。
1966年的一天,文化部长沈雁冰对载涛说:“载老,你的京剧艺术造诣很深,可不能带着走啊!应该把它传下来。”载涛笑笑说:“我能传谁啊!”沈雁冰很认真地说:“到戏校当教授!”过了几天,戏校真的派车来接载涛去教戏了。
当时正是春末,载涛把外衣脱掉,只穿一件背心教戏,在场的人都很感动。这也深深影响了溥仪,溥仪和浦杰等人,在载涛的影响下,也在默默为老百姓奉献着自己。
1969年,载涛因为病重瘫痪在床,当时他的孩子们都围在身边,给他喂药喂汤,中央很多领导人多次派人去探望他,并特地嘱咐,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说。
1970年9月2日,载涛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通讯社9月3日发布的一条消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载涛先生(满族),因病医治无效,于9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这位清王朝的末代“皇叔”,带着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被安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得到了他光荣的归宿。
相关问答
如果你来北京,你觉得必须吃的都有什么?首先我想说一句“北京欢迎您”!来北京旅游,除了参观那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古迹,品尝那些有历史底蕴的北京美食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说到北京的美食,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