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安泽姓名测试打分 解析荀子故里,品读圣地安泽
解析荀子故里,品读圣地安泽
安泽地处山西南部太岳山之阳,曾称岳阳,历史上安泽一带亦有伊氏、伊是、千亩聚、猗氏、寄氏、和川,冀氏等10多个地名更易,春秋属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国。其与长治市的沁源、屯留、长子,晋城市的沁水等县区山水相连,为临汾市东大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晋南民间长期流传有“安泽县长管的宽”的戏说,实则是说安泽的面积最大,当时的安泽县域包括如今古县全部区域。
在商周战国前的远古时期安泽称伊氏邑,据《竹书纪年》记载:炎帝其初国伊,继国耆(长治黎城),故又合称伊耆氏。《山西通志》如此描述道:“沁水之滨,古有伊氏邑,或伊耆氏之遗踪”。经史学专家探源、考证,安泽是炎帝部落东进上党途中建立的最初、最原始的邑①或国,未见他说。然而安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论家荀子故里的历史定论,却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地争抢名人的浪涛波涌,而再一次成为争论的话题,并先后出现了“荀子故里新绛、临猗,邯郸和安泽抢走了荀子”的“百家异说”,为进一步阐明荀子故里在安泽,作为一名史学爱好者,特将个人对荀子故里在安泽的认知书写出来,以供参考。
• 荀姓起源临猗新绛毋庸置疑
荀氏起源于今山西临猗、新绛,史料为凭,应无争议。我们从《春秋经传集解》僖公二十四注:“解县西北有郇城”;《氏族略三》曰:“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荀邑在绛州正平西十五里,荀本侯国,姬姓,晋灭之,以为邑,荀侯之裔,亦以国为氏”;《广韵.十八荀》字注解:“荀姓,本姓郇,后去(离开了)邑为荀”;近代商务印书馆编修杨伯俊在春秋《左传.桓公九年》作注解道:“荀,姬姓国,今山西新绛东北五十里有临汾古城,即古荀国(今临汾市襄汾县荀董村一带,“曲沃代翼”之后为晋武公所灭,因功赐予荀息,亦有周文王第十八子郇伯于临猗所建郇国为晋武公所灭,赐予荀息之说)”;今山西临汾的翼城、曲沃,侯马就是昔日古晋国的国都这些史料记载和史据来看,倘若荀、郇二姓确有渊源,临猗、新绛理应就是“郇、荀姓”的发源地,荀况的祖籍地必定就在临猗或新绛一带。
翻开尘封的历史,回望春秋末期的晋国,后起壮大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权贵之间为了巩固、扩张各自的势力范围,彼此间与日俱增的矛盾和愈演愈烈的争斗,已使得晋国宫廷日薄虞渊、风雨飘摇。至公元前453年,曾经雄霸一方的大晋国最终被韩、赵,魏三家瓜分。魏国在定都安邑(今运城安邑)和大梁(今河南开封)之前,曾定都霍(今临汾霍州西南)。依据史料记载,魏是于前562年自初邑霍迁往安邑定都,此后直到前361年魏惠王时才改都至大梁,可见安邑成为魏的都城就有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历史,据此可知自魏定都安邑,临猗、新绛自然成为魏国畿内之地,这是临猗、新绛一带春秋属晋,战国属魏绝无争议的历史事实(临猗、新绛历史沿革明确记载两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魏,从未犬牙交错属于赵国),因此赵国人荀况的故里,在属于魏国临猗或新绛的观点只会是一个伪命题。
二、生地安泽事实铁定无可辩驳
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其举世无双的历史巨著《史记》中,清清楚楚的注明:“荀况,赵人”。也就是说:荀况必定是出生在战国时期属于赵国某地的人氏,考证荀子生地那就需要在赵国的疆域内去探究。史学界公认荀子的生地在山西南部属于赵国的县份,因此秉持荀子出生地在魏国新绛、临猗或赵国都城邯郸的说法,不是空磨口舌,就是白费笔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每当诵读大思想家、教育家荀子这句至理名言的时候,引发思索的是:楚国上蔡人李斯、韩国新郑人韩非子这两位荀子的高徒,他们的名望、地位的确是远远超越了恩师,然而在稷下学宫曾“三为祭酒”、最为老师,被尊为圣人的荀子且不说名分,就连家乡故土在哪里都没有明确的记载,的确是久远的过去留于后世的一大缺憾!
查安泽历史沿革,春秋属晋,战国属赵,“荀子故里在今山西安泽或安泽一带”(与“清代名士胡元仪《郇卿别传考异》:荀子生地山西猗氏②,其地战国正属赵”,吻合、对应的古猗氏正是今日之安泽。),乃是到了清代后期荀子重新走进儒学视野、荀学研究兴起之后,在当时史学界国学研考活动中就已形成共识的考证结论,否则就不会被近、现代治学严谨的章太炎、梁启超、屈万里,胡适、夏甄陶、徐中玉,刘国盈等一大批顶级历史、国学大师们一致认可,并标注在他们有关荀子著作的注解当中,更不会被录入当代大学语文教科书。
近年来,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也好、为了标明人杰地灵也罢,纷纷抢注圣人、贤士,以凸显名人效应。如前所述,安泽被误指为“抢走了荀子”,其实安泽不必向世人特别说明荀子故里在安泽,因为荀子故里就在安泽!而是要向持异议者进一步提供:国内史学界公认荀子是安泽人的相关史据。
• 史料传说互为佐证拨云见日
唐朝著名姓氏学家林宝的代表作《元和姓纂》明确标注:晋有荀林父,生庚,裔(后代)荀况。荀林父祖父荀息本名原黯,史载贵族原黯入晋为仕前的家园故土在河内原国(今河南济源北到山西沁河流域今沁水县西北一带)。公元前635年,晋文公出兵灭原,原被灭后国君原贯及部分臣民被迁往冀国③(始于唐尧时期的今沁河流域冀氏),荀子的得姓始祖为原黯,晋文公灭原迁冀,可想而知获封荀姓的原黯与以邑为氏的原国迁民在安泽这方土地上,应该有着迄今尚未探明的渊源。
在安泽县府城镇桃曲村(相传古名逃曲村,意指忠于晋惠公的大夫郤芮反叛文公未果,逃离曲沃被秦穆公诱杀后,埋葬于此,时人遂将村名更名逃曲。后世因“逃”字不吉、不雅而将村名改为桃曲,关于郤芮为何未归葬于其封地安泽冀氏,却葬在距离冀氏50余华里之外的桃曲,应是因其反叛国君被杀,故不能落叶归根吧。)与矗立在北岭之上春秋晋国大夫冀芮(郤芮)古墓隔路、隔河相望的苍山之下一处远古墓葬,古往今来,安泽人称其为王墓陵,亦称老墓坟,世代相传乃荀况先祖荀林父的长眠之地(另有今良马乡将军沟古将军墓为荀林父之陵墓的传说)。
公元前597年晋军在对楚国的邲之战中因指挥不利惨遭兵败,班师回朝后幸免责难的中军元帅荀林父为弥补败绩之过,励精求治、重振旗鼓、秣马厉兵,历经近三个春秋备战待征,于晋景公六年(前594年)主动请缨帅三军将长期盘踞在上党(长子、屯留、潞城,黎城等地)一带,对晋国威胁不断且骁勇善战的赤狄族所建立的潞子、留吁氏、甲辰氏,铎辰氏等小国逐一歼灭。荀林父灭赤狄的战役艰难而惨烈,战争的结局是晋军喜获全胜,自此晋国东部疆域也由古伊氏今安泽向上党地区大面积扩展,晋景公为此大加赞赏。对于晋侯赏赐荀林父一事,目前看到的史料中表述有两种,其一是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晋侯赏荀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瓜衍之县(因士伯保举荀林父有功)”释义即:晋侯赏赐了荀林父一千家赤狄俘虏作为臣民,同时也将瓜衍这个县邑奖赏给了士伯;其二是陈寿所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中这样说道:“昔荀桓子(荀林父)立勋(功勋)翟(音同狄)土,晋侯赏以千户之邑”,意为荀林父攻灭赤狄,建立了卓越功勋,为此晋侯划拨一千户百姓、赏给一个地方作为其封地。如此两种说法前呼后应,并无矛盾,合二为一应为:晋景公将归顺晋国的赤狄族一千余户赏赐给荀林父作为臣民,并划拨一邑作为他的封地。
从荀林父东征赤狄到安泽与晋东南唇齿相依的地缘关系,可知在当时晋国东北部边陲安泽,是荀林父东进上党攻灭赤狄族独一无二的大本营。荀林父攻灭赤狄,得胜凯旋,晋侯将古伊氏这个成就荀林父军事统帅生涯,最后一次重大战役的根据地赏赐给他作为封邑,既有利于促进“国灭族迁”的赤狄族人与晋国臣民的快速融合,也更有利于大晋国巩固刚刚收为领地的晋东南大片土地(“《左传》载:晋荀林父伐曲梁灭潞,丰舒奔卫,立黎侯而还”。表明其获赐封邑不在古上党今长治辖内。)。联系到国内史学界公认荀子故里在安泽的事实和荀林父墓冢在安泽的千古传说,晋侯赏赐荀子先祖荀林父的“千户之邑”,定然就是古伊氏邑今安泽县。
清康熙年间,任职山西冀宁道(治太原府)的御史缪正心为《安泽县志》所做的序言:“权季尚有冀缺,其人敬以聚德智礼,相如于引车避功之际,唯念国难曰豪杰之兴,而文以荀淑先圣之教则”。今天我们来研读这段序言,可以更清晰地告知人们:冀缺(冀<郤>芮之子)是古冀国今安泽冀氏人、赵国上卿蔺相如④是古伊氏今古县人(安泽与古县于1971年分设县治),这两位历史名人都是安泽这块儿古老土地上升起的耀眼巨星(冀缺墓在安泽冀氏西金峰山顶,蔺相如墓在原安泽今古县宝丰村,蔺公祠在安泽和川玉龙山,蔺河自古县北平发源流经安泽唐城、和川汇入沁河)。
然而查阅众多史料,我们未曾发现荀子第十一世孙荀淑⑤与安泽有任何瓜葛。那么东汉时期品行高洁、学问渊博的荀淑为今河南许昌一带人氏(荀子后人定有从故土伊氏迁往他乡落地繁衍者),且其也绝非旷世大儒,又怎么会被缪正心写入,距离许昌千里之外山西安泽《县志》的序言里呢?关于缪正心的用意,我们还得从荀子说起,一是荀子高徒李斯“焚书坑儒”之逆行嫁祸牵连至老师,让后世儒家对李斯本人及其老师荀子产生了难以泯灭的憎恶与排斥;二是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唯物思想,直接冲击了历代封建帝王真龙天子“君命天授”的宿命论及统治正当性、权威性,致使封建统治者虽用荀学思想却不推崇荀子;三是本与孟子齐名的荀子主张“性恶论”及“法后王”,与孟子的“性善论”、“法先王”截然异同,尤其是自唐朝中后期到明代那数百年间,理学界普遍认为孟子得儒家真传,而荀子根本算不上儒家,甚至把他看做是正统儒家之“瑕疵”,以至于到了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后索性将荀子自孔庙中移出,不再尊享敬拜。正是基于上述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荀子的故乡在撰写《县志》时都不敢引荀子以为荣耀,而是采取较为隐蔽的手法用“荀淑先圣”来告诉安泽人:“那么文化传承则是以荀淑先圣人之思想为教诲”。
如果历史可以重写,那么缪正心为康熙年间《安泽县志》所做的序言就应该是:“权季尚有冀缺,其人敬以聚德智礼,相如于引车避功之际,唯念国难曰豪杰之兴,而文以荀况先贤之教则”!
安泽因其东连上党西接平阳,在雄伟太行山与巍巍太岳山这样特殊的地域间,使其自然成为古时之战略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而多元文化的浸润必然成就其神圣厚土。这里有上古华夏始祖炎帝建国立都之记载,有尧筑唐城之遗迹、有春秋晋穆侯伐姜戎“千亩之战”古战地“千亩聚”,有晋国重臣郤(冀)芮、郤(冀)缺父子之封邑、有与战国“将相和”主人公赵国上卿蔺公相如息息相关的和川故地(在安泽和川与古县宝丰,有蔺相如死后,亲随、将士用头盔从和川捧黄土到宝丰埋葬他的古老传说,那么为何从和川捧黄土到60多华里以外的宝丰去埋葬蔺相如?和川的“和”字与将相和的“和”字二者之间,又隐含着怎样的联系呢?古时和川玉龙山为何会建有蔺公祠?这或许是一个并不难解开的历史之谜。)、有抗击日寇和解放战争时期太岳革命根据地主战场之红色光芒、有滔滔不竭的古少水今沁河(大水黄河,中水汾河,少水沁河),更有造化集诸子百家之大成者荀子,钟灵毓秀的自然境界和悠远深厚的人文底蕴!
而今,当“千年古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野生连翘生产第一县”、“中国天然氧吧”、“太行山上绿色明珠”,“太岳山上小延安”等一顶顶桂冠纷至沓来的时候,昔日曾一度贫困落后的安泽欣慰的笑了。蓦然回首,我们仿佛看到了神农炎帝正教民尝百草、事稼穑,帝尧放勋正携部族一路西行至平阳开创新基业,踌躇满志的哲人荀况正手捧竹简东出太行走向齐鲁大地……。
临猗、新绛一带诞生了荀姓,古猗氏今安泽孕育、出生了伟大的荀况,秀美兰陵让后圣荀子终老长眠。弘扬和传承荀子文化思想,是大家共同的美好愿望,但愿这美好的愿望如一轮红日,光照四方、像一湾清水,源远流长。
注:
1、邑,说文解字释义:邑,国也。古时称国为邑。
2、汉代,山西南部出现两个“猗氏”县,一个是战国属魏国的今山西临猗,一个是战国属赵国的今山西安泽。
3、古冀国,一说今河津冀亭,一说今安泽冀氏。《续汉书.郡国志》载:河东皮氏县有冀亭。“亭”都邑中的传舍;秦法:十里一亭;《汉官仪》、《晋书.贺循传》均有相关解释:“亭”为设于交通要道具有治安功能的机构,如安泽从古至今有义亭;汉代行政机构设置:郡、县、乡、亭,里,可见亭是低于乡一级的机构;安泽冀氏始于唐尧时期,为大禹治水后所划分九州之首的冀州治所,《左传》批注:冀州原出冀国、冀国,今晋州冀氏县也。晋国重臣郤芮、郤缺因封于冀,而称冀芮、冀缺,冀氏是事实上的古冀国。
4、《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明:“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5、汉代范晔所著《后汉书》.荀淑传注明:“荀淑,字季和,颍川郡颍阴人也(今河南许昌),荀卿十一世孙也”。
本文部分引用安泽三晋文化研究会、荀子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建峰先生的考证资信,并参考相关史书、网络文献资料,如有雷同,请联系作者予以更改。
山西省各县级城市地名由来
大同市
平城区:2018年2月由城区、矿区和南郊区析置,南北朝北魏时期定都于平城(今大同市),故名
云冈区:2018年2月,由大同市城区与南郊区析置,因境内有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故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在武周山南麓,平冈逶迤如一抹晴云横亘地上,故名;冈有石窟即云冈石窟
云州区:辽重熙十七年(1048)析云中县地置大同县,据《大同县志》,因五大唐大同军,军取义大同川;2018年2月改现名,因古地名云州命名
新荣区:1970年设大同市北郊区,1971年改现名,因驻地得名;古称乱营,传宋代胡人入侵,两军交战,胡人战败于此,军营大乱,故名;后演变为乱窑,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955年取新兴繁荣之意改名新荣
阳高县: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阳和卫,宣德元年(1426)移高山卫同治,清顺治三年(1646)合为阳高卫,取首字得名;雍正三年(1725)始设阳高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卫名
天镇县:唐朝设天成军,辽金元相继为天成县,明初改立天成卫,洪熙元年(1425) 迁来镇虏卫,清顺治三年(1646)合并为天镇卫,取首字得名,雍正三年(1725)改设天镇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县沿卫名
广灵县:五代唐同光三年(925)始设广陵县,辽统和十三年(995)改现名,因有广灵泉(莎泉,因盛产草及泉水得名)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取广陵县之广与灵丘县之灵字为名灵丘县:西汉始设灵丘县(另说灵邱县,解放后简写为灵丘县),因战国时赵武灵王葬此得名,据《寰宇通志》:以东南山有赵武灵王墓故名
浑源县:唐初为云中属地,后析置浑源县,始有其名,因地处浑河(浑源河、)源头得名,因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水体浑浊,故名;另说因源于浑源,流经浑源县城,又是浑源县最大河流,故名浑河;据《浑源州志》:以当地浑源川之源得名
左云县:明永乐七年(1409)设大同左卫,正统十四年(1449)移云川卫于此,清顺治七年(1650)合为左云卫,雍正三年(1725)设左云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县因卫得名,左云为左云川卫的省称,由大同左卫与云川卫合并取名
长治市
潞州区:2018年6月由长治市城区以及郊区合置,北周宣政元年 (578) 始设潞州,据《元和志》: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上党区:隋开皇十六年(596)始上党县;明洪武二年(1369)并入潞州;嘉靖八年(1529)析原上党县地设长治县,取意长治久安;2018年6月长治县改设上党区,因其地甚高,古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名,据《括地志》:郡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
屯留区:春秋时称留吁,因当地赤狄族之一支留吁得名,西汉始设屯留县(纯留县 ),据《中国地名辞源》:取义中外皆善(纯)的留吁(留)唐朝避宪宗 (李纯)之讳更名屯留县,2018年6月设区
潞城区:西汉初设潞县,以古潞国(潞子国)为名,据《水经注·浊漳水》:(潞)县故赤翟潞子国也;隋开皇十六年(569)潞县更名潞城县,以潞氏国为名;天祐二年 (905) 改为潞子县,五代唐复名,1994年4月改设县级潞城市,2018年6月设区
襄垣县:西汉置襄垣县,因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赵襄子所筑,因以为名
平顺县:明嘉靖八年(1529)析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始设平顺县,取“长治久安、太平顺化”之意;据嘉庆《一统志》:明镇压青羊山农民暴动后就地置县,取义太平顺化
黎城县: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设刈陵县,意指西伯戡黎时黎民被杀戮之地;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现名;因曾为古黎国都城得名;另说以黎侯古国为名
壶关县:秦始设置壶关县,因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以境内壶口关(壶关)为名;另说因壶山有关,以置名焉;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关因地形得名;两峰夹峙而中虚,状如壶口故名,关以山名
长子县:秦朝始设长子县,传尧长子丹朱受封于此而得名,取意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另据《中国地名辞源》:相传县城最早为丹朱所筑,而丹朱乃尧之长子,故以名县
武乡县:西晋武帝泰始年间始设武乡县,因境内有武山和武乡水得名;据《水经注》:以城濒武乡水得名
沁县:隋开皇十六年(596)设沁县,县沿沁州之名,州以境内最大河流沁水(少水、涅水、沁河、洎水)得名,据《山西旅游名胜大词典》因流经沁源、沁水得名,似取浸润之意
沁源县:北魏建义元年(528)设沁源县,因沁水为名,另说因处沁水源头而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黄河支流沁河发源于境内,故名
晋城市
城区:1985年设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因以原县城为中心得名
沁水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由永宁县改现名,以纵贯县境的沁河(沁水)得名
阳城县:北魏永安二年(529)由涅县改现名,县治原为濩泽县阳陵驿,因以名县;据《郡县释名》:今县治古阳陵驿也,县名以此;又说因县城位居濩泽水西南得名;或说以当地有阳阿故城得名
陵川县:隋开皇十六年 (596) 有高平县析置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另据《山西历史地名录》:以县有陵阳水,故名
泽州县:曾名高都县、丹川县、县级晋城市、晋城市郊区,隋开皇初年建州改设泽州,据《元和郡县志》:盖取濩泽(菏泽水)为名;唐武德三年(620)于高都故城始设晋城县,1996年由晋城市郊区改设泽州县
高平市:北魏析置高平县,1993年设市,因境内四面皆山,中为平地得名,据《方舆胜览》:四面皆山,而中有平地,故曰高平;另说取于原长平和原高都之名
临汾市
尧都区:古称平阳,因在平水之阳得名,隋开皇元年(581)平阳县改平河县,三年(583)改临汾县,2000年由县级临汾市改设,相传这里是尧帝建都的地方,故名
曲沃县:北魏太和十一年(487)设曲沃县,因境内沃泉得名;另据《元和郡县志》:县因晋曲沃为名;又说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极其流域沃饶而得名
翼城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北绛县改设翼城县,因县东古翼城为名,据清雍正《山西通志》:旧治在翔皋山下,以山形如鸟舒翼,故名
襄汾县:1914年因与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省太平县重名改汾城县,以汾水(汾河)为名;襄陵县东南有晋襄公陵,因以为名;1954年由襄陵县、汾城县合并,取首字为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皆是 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此河向南流,故名,意为分离;另说汾河之名源于定居其地,崇拜凤鸟的凤方氏族之名
洪洞县:隋末杨县改设洪洞县,因县北故洪洞镇为名;另据《山西省通志》:县北五里有洪崖古洞,县以洞名;又说因为此地靠近汾河,形容波涛澎湃得名,洪是大水,洞是疾流;又说因县北之洪洞岭得名
古县:1971年由浮山县、安泽县析置,因原古县镇为县治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历史悠久而名
安泽县:北魏建义元年(528)禽昌县置安泽县,以地处安吉岭和泽泉之间得名;隋大业二年(606)更名岳阳县,因其在霍太山(太岳山)之南得名,1914年6月因同名而改现名
浮山县:唐武德二年 (619) 由襄陵县析置,因浮山得名,据《读史方舆纪要》:浮山在县西六十里,相传洪水时,此山随水消长,县因以名
吉县:金明昌元年(1190)设吉州,1912年改设县,县沿州名,州因吉山得名;据清雍正《山西通志》:吉山在州旧城,半枕山麓,相传古不被兵,县因吉山为名
乡宁县:北魏延兴四年(474)设昌宁县,取昌盛安宁之意;五代唐因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讳而改现名;又据《郡县释名》:盖合吕乡、昌宁之名为名也
大宁县:北周保定元年(561)始设大宁县,取义大吉大宁;另据取 《周易·乾》中“万国咸宁,谓之大宁”之意为
隰县:隋开皇五年(585)龙泉郡改设隰州,以州带泉泊下湿得名,据《太平寰宇记》:以县南有龙泉而地湿,因名;1912年隰州改隰县
永和县:北周大象元年(579)设临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现名,据《元和郡县志》:以县西永和关为名,永和典出永履和乐语
蒲县:隋大业二年 (606) 由蒲子县改现名;蒲子山在隰州东北五十里,世传尧之师蒲衣子隐处,汉取以名县;另说蒲子山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一说源于古蒲子国;一说认为以黄河支流蒲水而得名
汾西县:隋开皇十八年(598)由临汾县现名,县在汾河之西也故名;据《元和郡县志》:县名取义城当汾水西岸;另说以地当汾河之西得名
侯马市:以原侯马镇为名,据《新修曲沃县志》:因明时曾在此设马驿候过往官员和公差得名;又传明末李自成经此,因天寒夜中难眠遂伺候起自己的马来,众人见情则效仿,事后百姓感于主军秋毫无犯,则将此地名为候马以志纪念,后演变卫今名
霍州市:隋开皇十八年(598)永安县改名霍邑县,因霍山为名;金贞祐三年(1215)于县置霍州,明洪武初霍邑县入州;1912年降州为霍县,因霍山(霍太山、太岳山)在县东南得名;1989年改设霍州市,据《中国地名辞源》:市沿古霍州之名,州则因古霍国得名
运城市
盐湖区:2000年6月由县级运城市改设,因为政府所在地古为盐贩之泽(盐邑,苦城、潞村)得名
临猗县:春秋末鲁国人猗顿在此以盐致富,西汉始设猗氏县,西魏恭帝二年(555)更名桑泉县,唐天宝十三载(754年)改桑泉县置临晋县;1954年由临晋县、猗氏县合并设县,各取首字命名
万荣县:唐武德三年(620)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析置万泉县,以城临山涧、地多涌泉得名,据《元和郡县志》:县东谷中有井泉百余区,因名;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荣光溢河,体气四塞,光为五色,人称祥瑞,宝鼎县改荣河县;1954年万泉县、荣河县合并,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
闻喜县: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刘彻去河南缑氏巡幸,途经左邑县之桐乡,闻汉军破南粤之喜讯,遂为闻喜县;据《元和郡县志》:将幸缑氏,至此闻南越破,大喜,因立闻喜县
稷山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由高凉县改现名,因县南稷山(稷神山、稷王山)以为名;据《水经注》相传周之先祖后稷教民稼穑于此,古有稷祠与稷亭,故名
新绛县:北周武成二年(560)东雍州改绛州,1912年5月改现名,为与绛县相区别,取咸与维新之义
绛县:西汉始设绛县,因县北绛山(紫金山)为名,因草木不生,土色俱赤,以此取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绛山、绛水而得名;绛水因源自绛山,故名
垣曲县:西汉始设垣县,因“周围皆山,中垣如曲”得名;另说(王屋)山在县东,状如垣,县因此得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以王屋山和黄河而得名;垣指境内状如垣的王屋山;曲指黄河之曲
夏县:北魏太和十八年 (494) 北安邑县改设夏县,据《元和郡县志》:因夏禹所都为名
平陆县:西汉置大阳县,北周大阳县改名河北县,唐天宝三载(744)改现名,据《旧唐书》陕郡太守李齐物开三门以利漕运得古刃,刃有篆文曰平陆,因以县名
芮城县:北周明帝二年(558)移安戎县于此,寻改芮城县,因此地古代属芮国领地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春秋时芮伯万在此筑城居之,故名
永济市:清雍正六年(1728)蒲州直隶州升为蒲州府,并设附郭永济县,以境内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命名,寓意恒久通渡;或说与黄河津渡有关,1994年1月设市
河津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皮氏县改龙门县,因境内龙门(禹门)得名,据说每年三月黄河鲤鱼会逆水而上得渡者可为龙故名;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县,因境内有黄河古渡得名;另说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城盖滨河要口矣,宋因改曰河津;1994年设市。
来源:今日头条/深柳
相关问答
先秦七子都是指谁,能否详细谈谈?先秦七子是指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七个思想家,他们分别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以及...